冈山大学

LANGUAGE
JAPANESEENGLISH
MENU

阐明了使赤魟能够进入淡水的肾功能―为什么魟类比鲨鱼类在汽水区和淡水区生存的物种更多?―

August 09, 2022

东京大学
冈山大学

◆发表要点

  • 首次在基因水平上分析了可适应海水和淡水两种环境的赤魟在淡水环境中亢进肾脏溶质再吸收的机制。
  • 在板鳃类(鲨鱼类、魟类)中,魟类的赤魟与鲨鱼类的大白鲨不同,是以不同的机制适应淡水环境的。
  • 本研究成果,提供了与板鳃类的广盐性的进化和广盐性种的生活史的理解相关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期待为推进稀有的广盐性板鳃类的生活史研究和保全做出贡献。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和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理化学研究所、冈山大学共同研究小组首次明确了使赤魟进入淡水的肾脏功能。板鳃类(鱼类、鲨鱼类)几乎都是只生活在海水中的物种,但也有例外的是具有适应河流等淡水环境的能力(广盐性)的物种。根据之前的先行研究,在广盐性的鲨鱼类的大白鲨中,在肾脏的肾元的特定分节中表达的膜转运体的基因对淡水适应很重要,但是这个机制对所有的广盐性板鳃类是否共通还不清楚。本研究通过详细分析转移到淡水的赤魟血液·尿的组成和肾脏的基因表达,明确了与大白鲨不同的肾元的分节,对淡水中的溶质再吸收亢进有很大的贡献。本研究的成果,提供关于板鳃类的广盐性的机能发达和获得起源的进化的洞察,希望能为推进稀有的广盐性板鳃类的生活史研究和保护做出贡献。
本研究成果于2022年8月9日(英国夏令时)在《Frontiers in Physiology》

■发表杂志:
杂志名:「Frontiers in Physiology」(8月9日)
论文题目: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e renal mechanisms enabling euryhalinity of red stingray Hemitrygon akajei
作者:Naotaka Aburatani*, Wataru Takagi*, Marty Kwok-Shing Wong, Shigehiro Kuraku, Chiharu Tanegashima, Mitsutaka Kadota, Kazuhiro Saito, Waichiro Godo, Tatsuya Sakamoto, Susumu Hyodo
DOI:10.3389/fphys.2022.953665
摘要URL: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phys.2022.953665/abstract

■研究资金
本研究由科研费“关于逆流而上的大白鲨广盐性的生理生态学研究(17H03868)”、“在软骨鱼类研究中的反遗传学分析的导入(19K22414)”、“软骨鱼类的广盐性机制的阐明:“海水鱼”为什么能适应低盐环境(21J20882)”的支援而实施。

■发表人员
油谷 直孝(栋京大学研究生院院理学系研究科 博士課程)
高木  互(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 助教)
齐藤 和裕(冈山大学理学部附属牛窗临海实验所 技术专门职员)
坂本 龙哉(冈山大学学术研究院自然科学学域/冈山大学理学部附属牛窗临海实验所 教授)
工乐 树洋(国立遗传学研究所 教授)
兵藤  晋(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 教授)

<详细研究内容>
阐明了使赤魟能够进入淡水的肾功能―为什么魟类比鲨鱼类在汽水区和淡水区生存的物种更多?―

<咨询窗口>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命系统研究系海洋生命科学部门
助教 高木 互
东京大学大气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命系统研究系海洋生命科学部门
教授 兵藤 晋

ACADEMIC YEAR